強化招生政策境外學位生達7.9萬 部分領域就讀比率低審計部促改善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2025年8月5日報導】
邁入超高齡社會及少子女化,臺灣勞動力缺口預計將持續擴大,為擴大招收僑外生並促進優秀人才留臺就業,教育部針對重點產業推動擴大招收僑外生,113學年度境外生學位生也達到約7.9萬人;但審計部決算報告指出,各領域招生狀況不均衡,如生技、循環經濟領域系所招生偏低,部分專班缺乏領域分布統計,要求教育部改善。
教育部近年為了吸引國際學生來臺就學與留臺就業,2022年開始推動強化重點產業系所招收僑外生,包括五加二重點產業領域系所招收學士及碩博士生,以及國際專修部招收製造業、營造業、農業及長期照顧、電子商務及服務業的學士班學生。
另外從去年開始,推動由學校和企業合作開設新型專班,招收國際學生來臺就讀STEM、金融及半導體領域系所,企業資助學生生活和實習津貼,學生畢業後依補助年限履行留臺就業義務。
依據教育部統計資料,113學年度大專校院境外生(包括僑外生及陸生)12萬3,188人(學位生7萬8,801人,非學位生4萬4,387人),較109學年度9萬895人增加3萬2,293人(35.53%),其中113學年度僑外生11萬9,715人,較109學年度8萬4,863人增加3萬4,852人(41.07%)。
重點產業系所招生111至113學年度分別核定27校、28校、27校,核定招生名額分別為2,198人、4,618人、3,010人,實際就讀人數和招生率分別為437人(19.88%)、416人(9.01%)、851人(28.27%),招生率未及30%分別有13校(48.15%)、22校(78.57%)、20校(74.07%)。
各重點產業系所人次比率分別為智慧機械21.52%、亞洲矽谷24.47%、綠能科技19.35%、生技醫療7.91%、國防2%、新農業18.08%、循環經濟6.68%,其中生技醫療、國防、循環經濟領域系所學生就讀比率偏低。
國際專修部從111至113學年度分別核定32校、44校、52校招生,核定名額2,687人、6,652人、5,672人,實際就讀1,010人(37.59%)、3,711 人(55.79%)、7,139 人(125.86%)。
招生率未及30%分別為16校(50%)、28校(63.64%)、7校(13.46%);不過審計部指出,教育部尚未統計國際專班的各領域科系招生人數。
而從113學年度開始的新型專班秋季班,教育部核定了35校(123班、名額2,301人),錄取366人,實際註冊210人,僅占核定人數9.13%;審計部指出新型專班招生情形欠佳,主要原因為學生未能達成華語能力A2以上的要求,或企業選才較為嚴謹所致。
針對上述三類專班的招生情形,審計部函請教育部強化僑外生就讀生技醫療、國防、循環經濟領域系所,並且統計與分析國際專修部學生就讀科系的產業分布比率,以便協助學校後續擴大招生有缺工和發展需求的重點產業。
教育部表示,將瞭解各校招生情形和分析辦理成效,針對招生率偏低者列為優先輔導對象,持續督促檢討改進。
重點產業系所招生和國際專修部,是教育部為改善初期僑外生產學合作專班制度未完善之處,並針對臺灣重點發展、缺工缺才產業推動的專班模式;強化對語言能力要求和學習成效設立追蹤輔導機制,如重點產業系所就讀大二需達華測B1等級,國際專修部先修華語一年,達到華測A2等級,可分發到製造、營造、長照等系所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