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攜僑生中途離校增立委要求改善 徐佳青:海外、入學初期強化華語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2025年11月12日報導】
僑生產攜專班近年報名與就讀人數升高,但近113年中途離校人數再次暴增,也因此遭到立委關注,僑委會表示將透過華語教學、強化宣導來改善。近年來僑外生在臺就學、實習和工作權益受到關注,據悉勞動部已訂定工讀訪查計畫,確保僑外生工作時未受非法媒介或權益受損。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12日邀請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針對培育及留用僑生,徐佳青說明,114學年度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錄取人數達5,832人,入學人數5,460人,入學率不錯。
立委馬文君質詢時說,國內部分產業開始倚賴僑生人力,產攜專班報名與入學人數也不斷上升,但她指出112及113學年仍分別有182人及472人就讀期間離校,出現倍數成長,要求僑委會說明原因。
徐佳青表示,其實到111學年度為止離校人數和比率都更高,僑委會發現有三大因素:語言能力還不足,學習低落、適應不佳;因多數就讀專班僑生屬弱勢家庭,受家中變故影響;近期也發現部分學生遭不法集團利用,背負刑事責任而提前離開。僑委會也從去年開始加強宣導和預防措施,以及提高華語能力,針對113年人數增高,會再深入了解學生離校的實際原因。
馬文君提醒,目前專班對於華語能力的要求並不高(入學A1、畢業A2),實際上遭遇到在業界服務的學生,基本的語言理解能力確實有不足,她要求僑委會在就學期協助強化,並且說明具體成效。針對僑生遭不法集團利用,牽涉治安問題,她認為不能只有宣導,應提出具體作法因應。
徐佳青說明,強化華語能力的做法包括在海外加開密集學習的華語研習營,入學後前2個月必須先學到一定程度,測驗通過才能到廠商處實習,否則必須繼續留校學習,今年已開始落實。
僑外生來臺就讀產學合作專班的學習與實習權益屢遭關注,近期台少盟等團體即以教育部的調查指出,僑生在建教生占比預計將超越本國生,針對其權益保障有必要修法強化。先前國家人權委員會也建議教育部、勞動部等部會應落實檢討相關規範,針對僑外生實習與工讀場域積極訪查。
據了解為建立有效機制防範僑外生成為強迫勞動、人口販運受害者,勞動部已研訂「僑外生在臺工讀定期訪視計畫」,針對申請工讀許可的一年級新生,由地方主管機關每年定期電話訪查,如果有發現疑似勞動權益受損或處於脆弱處境,則進一步安排面談,如有必要再進一步訪查雇主、仲介或招募、協助聘僱僑外生工作者,確認是否有違反勞基法、就服法等情況。
如果涉及工作介紹,就需要進一步釐清過程中是否有涉及強迫勞動或非法媒介,確實查有違法事實則逕行行政處罰,涉人口販運、不當債務約束或勞動與報酬不相當,應立通報司法警察機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