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非洲豬瘟傳入 跨部會加強邊境檢疫 移工等族群加強宣導 勿攜帶違規品入境
【外勞社記者楊孝慈2025年5月22日報導】
因應端午節前後入境旅客人數以及國際快遞郵包違規數量可能增加的風險,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日前召開會議,召集各協同部會盤點各項邊境檢疫管制措施與國內防疫整備工作,並呼籲民眾切勿購買或攜帶含豬肉產品入境,也將持續對移工、新住民、外籍學生等族群加強宣導,避免因不熟悉法規而受罰。
經統計,歷年端午節前後於邊境查獲最多的違規檢疫物為含豬肉內餡的肉粽,其他包括香腸、肉乾也都是常見製品,臺中市政府農業局提醒落實「不攜帶、不購買、不網購來路不明肉製品」原則,也告知海外親友不要自境外寄送豬肉產品到臺灣。
應變中心表示,目前國際非洲豬瘟疫情仍然嚴峻,113年新增6個國家發生國家,範圍包括歐洲、非洲及亞洲,目前亞洲地區計有19個國家為疫區,包含印尼、越南、菲律賓、泰國及印度等。
為精準評估疫情入侵風險,持續從邊境查獲違規輸入豬肉產品中採樣檢驗,自107年8月27日至114年4月30日止,共於8,543件檢體中驗出899件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案件,平均陽性率10.5%,檢驗結果顯示中國、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鄰近國家仍具高度傳播風險,其中來自中國大陸檢體陽性率11.4%最高,呼籲旅客入境時應審慎查看產品並確認不含肉品成分。
此外,各部會將持續對新住民、外籍人士、移工、學生及海外僑民等目標族群加強宣導,避免因不熟悉我國檢疫法規而增加疫病輸入風險;各邊境管制機關亦針對國際快遞郵包實施百分百X光機查驗並搭配檢疫犬嗅聞偵測,確保違規郵件不會遺漏。
應變中心說明,自112年4月起實施綠線加強執法,一旦查獲違規即予以裁罰,實施後儘管入境旅客人數逐年遞增,截至今年4月底,每萬名旅客遭裁罰案件數已自實施前平均3.77件降至1.91件,有效減少高額裁罰案件。
根據規定,入境旅客自近3年發生非洲豬瘟國家(地區)違規攜帶豬肉產品入境遭查獲,或故意以郵遞方式輸入豬肉產品,首次就會面臨20萬元的高額罰鍰,切勿輕忽。
針對國內防疫整備部分,目前已針對199頭以下養豬場禁止使用廚餘餵飼豬隻;飼養200頭以上養豬場,則須取得廚餘再利用資格。
農業部持續取締稽查,臺中市農業局也表示,對於轄內199頭以下養豬場,將進行禁餵廚餘的查核與宣導,而對200頭以上、已取得廚餘再利用資格的養豬場,也要求嚴格依規定進行高溫蒸煮(中心溫度達90°C),確保防疫規範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