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面臨美國關稅、缺工雙重衝擊 卓揆:本勞就業優先 調整移工政策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2025年10月20日報導】
近日知名企業因涉強迫勞動風險遭美國海關發出暫扣令,以及企業遭遇美國關稅和缺工雙重夾擊,各界關注政府因應政策。行政院長卓榮泰20日出席「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獎」頒獎典禮時強調面對產業缺工的需求,仍將以本國勞工安定就業為原則出發,保障本國勞工生活、提高其勞動安全權益,以此為出發點調整移工政策,政府也需要強化在移工聘僱過程中的監督與保障角色。
卓榮泰表示,總統賴清德要求行政院協助發展5大信賴產業,需要更多人才、資金、土地與資源,臺灣產業缺工問題、面臨的不同衝擊,政府持續了解也予以重視。行政院已要求勞動部近期提出國家整體的勞動政策,作為全面解方,最基本和共同出發點,以優先保障本國勞工安定就業,除了訓練、發掘更多本國勞工,可能也需要調整移工政策,無論增加或考慮擴大增加,基本出發點都不會改變,以本國勞工為優先。
他強調違背這些基本原理的想法或討論都不會被政府接納,人力不足必須補充人力,移工是補充性質,應建立以本國勞工為基礎的勞動市場,本國勞工權益被重視,移工的安全、權益被照顧,在這兩項基本原則上為勞工朋友做更多努力。
他也提到,除了保障本國勞工優先就業機會、在職業安全衛生環境上更友善,政府也同樣重視移工的安全與權益,包括2019年推出臺灣職安卡,在越南、泰國、印尼、菲律賓各語言學習或課程,跟雇主、環境和社會更融合,是建立信賴關係的重要一環。
他表示也要持續檢討讓仲介制度更合理化,成為幫助產業與勞工雙方的力量,不應居中有不當、不法的行為,要請勞動部持續加強管理,友善移工轉換雇主,強化政府在僱聘過程中的監督和保障角色,是防止剝削和不法的必要行為,勞動部會在這個過程大力往前邁進。打造更安全的勞動環境,也不會被外國挑剔的移工工作環境。
國際形勢把臺灣置於世界重要地位,我們的高科技產業、垂直供應鏈,能否順利投資建廠、取得充分土地、穩定水電、高效率勞工,關係著臺灣、世界的產業結構,全世界都在看,臺灣成為AI大國,不僅硬體製造要升級轉型,也需要持續推動5大信賴產業。
勞動部長洪申翰則表示,已經提出職安法修正條文送立院審議,是2013年以來最大幅度的修法,修法核心包含工安預防全面化及職場霸凌防治法制化,希望若修法順利通過,職安衛專家能共同努力。
勞動部今年推動防災作為,全產業重大職災死亡人數已經從103年的346人,下降到113年的287人,降幅17.1%,有進步但還有不少精進空間。為了更有效降低職災,正在規劃更有效的職安減災計畫,年底將陸續提出,借鏡國際經驗,包括源頭減災、擴大納管、跨部會合作、公私協力與科技輔助。
本週也會公布更進一步支持職災勞工和家屬的權益協助方案,讓勞工遭遇不幸時,能盡快獲得更及時整合的法律資源與資訊,這也能促使雇主更重視職場安全,投入更多的資源。要支持的勞工不只針對本國勞工,也包括臺灣產業愈來愈重要的移工夥伴。







